山茶油又稱茶籽油,市民習慣稱之為“月子油”,跟著“二孩”政策的施行,山茶油“越來越火”。但記者查詢發現,現在市道在售的山茶油質量良莠不齊,乃至部分品牌還存在“摻假”行為。深圳一市民日前就購買了6款純山茶油,并送到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查驗,查驗成果顯現,6款純山茶油竟無一契合國家規范。深圳市消費者協會擔任人表明,相關產品涉嫌虛偽宣揚,消費者可索要十倍補償。
顧客投訴: 網購山茶油竟檢出“摻假”
鄭先生在深圳一家公司擔任收購。“春節將至,他依照公司組織,通過6個品牌山茶油的天貓旗艦店購買了一批山茶油,送給公司客戶。”鄭先生說,“6個牌子的山茶油都是5L的規格,價格從每瓶200多元至600多元不等,賣家都稱自己的產品是純粹的山茶油,質量等級為壓榨一級,不增加任何其他食用油成分,能夠定心選購。”
“但有些比較熟的客戶向我反映,收到的山茶油不夠純粹,沒有山茶油的自然香味。”鄭先生說,“我收購的山茶油都是通過天貓旗艦店購買,除非產品自身有問題。”為一探終究,鄭先生將其間一款山茶油送到檢測組織檢測。
“檢測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,檢出有其他植物油存在,不契合國家規范,并不是純山茶油,這不就是摻假嗎?”鄭先生說。
近來,記者查看了鄭先生購買山茶油的淘寶天貓購買記載和發票,以及沒有開封的山茶油產品。在質量等級一欄,6款產品均標注為“一級”、“世界一級”或“壓榨一級”,產品規范號為“GB11765”,配料均為“油茶籽油”。
根據國家質量監督查驗檢疫總局發布的GB11765國家規范,凡標識“油茶籽油”的產品均應契合該規范,該規范要求“油茶籽油中不得摻有其他食用油和非食用油,不得增加任何香精和香料”。
月8日下午,記者陪同鄭先生將6款山茶油送至深圳市計量質量檢測研究院龍華實驗基地查驗。1月17日查驗陳述出爐,查驗陳述顯現,6個牌子的山茶油的“菜籽油純度實驗”一項均不契合壓榨一級的規范要求,實測值有其他植物油存在(見上圖)。此外,其間兩款山茶油還在“折光指數”、“碘值”、“油酸”、“亞油酸”等項目上不合格。
業內人士: 每斤純山茶油的最低成本價大約80元(不含稅、廣告費、包裝、運送、渠道等費用)
月22日、23日,記者先后分別致電6款山茶油廠家核實狀況。其間,三個廠家的服務電話無人接聽。金×廠家回應稱,該公司此前送檢的產品均契合規范,并稱已將鄭先生送檢的同批次產品抽樣送檢。×鄉廠家一名自稱周副總的擔任人表明,消費者個人送檢陳述不具法律效力。潤×廠家向記者回應稱,該公司屢次將茶油送檢,均契合國家規范。
從事山茶油職業十余年的張工介紹,現在民間收購一斤土山茶油的價格普遍都在80元左右,一瓶5L的山茶油分量有9-10斤,鄭先生購買的山茶油很貴的600多元,均勻下來才60多元一斤,價格遠低于民間收購價。
張工說,假如摻入成分控制在10%以內,根本很難檢測出來,假如連“折光指數”、“碘值”、“油酸”、“亞油酸”等目標都不合格的話,只能闡明摻入的其他食用油成分更多。
深圳消協: 相關廠家涉嫌虛偽宣揚
月23日,記者向深圳市商場監督管理局和深圳市消費者協會反映了狀況。深圳市商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表明,由所以網購產品,消費者應向產品商標所在地的工商管理部門反映。
深圳市消費者協會方面則表明,“產品對外宣揚100%純茶油,消費者送檢成果卻是摻有其他食用油,這就涉嫌虛偽宣揚,按‘假一罰十’規則,消費者能夠索要10倍補償,一起由商場監管部門予以查辦。”深圳消協工作人員表明,網購監管法律法規尚不完善,消費者維權困難,現在鄭先生只能向所購產品的商標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投訴。